Close

信托如何处置不良资产?

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主要是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主流方式仍然以债务重组、债务置换、诉讼追偿等为主,而这些运作方式从人员、时间、经验和专业上更加符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特色,信托参与的比重会预期较小。 信托入市后的参与模式主要以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等模式为主流,其中,直接转让、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基金,这几种介入方式各有差别,本质并不是运作模式,而是信托前期对不良资产业务的介入方式,但又必然属于实际运作的一部分,故此与其他运作模式未加区分,并列予以分析。 不良资产直接转让模式及建议 01  定义 不良资产直接转让模式是收购主体对不良资产支付购买款项,然后进行处置清收的方式。这种模式的效果只是导致不良资产所有权人的变动,不良资产的所有人由原来的债权主体变更为收购主体。转让后,还需要收购主体继续进行处置。 02  适用情形和交易结构 不良资产直接转让是传统类的不良资产经营模式,主要适用于债权人打包出售的不良资产包,属于资产管理公司最常采用的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法。 03  直接转让不良资产后的处置情形 一般情况下,不良资产收购往往指的就是直接转让模式,是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其他模式的起点,也是进行不良资产清收的起点。如收购后可进行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 信托公司在介入收购的前期营销阶段,就要通过考察形成对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认识,针对不同资产包质量的多种处置策略。 ①债务重组。协助债务人引进战略投资者、清理业务条线并优化业务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帮助提升债权或股权的价值以提高投资回报; ②对于提升价值较小、地区分散、质量较差的资产,采取最小化处置成本,实现尽快处置; ③其他可行的处置策略有: “以股抵债或以物抵债”,通过协议或司法裁决获得用于抵偿债权股权或实物资产,适用于有偿还意愿、没有现金偿付能力但持有质量相对较好的股权或实物资产的债务人;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处置”,适用于自行处置难度大、成本高的资产,例如消费类贷款; “正常清收”,指债务人按照原贷款合同的条约约定履行还款义务,适应于债务人有还款意愿、并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以及“诉讼追偿”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直接转让后的处置手段主要分为:收购处置类业务、收购重组类业务和债转股业务。 1.收购处置类业务 信托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等处置主体)按账面原值的一定折扣收购不良资产,在资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价值提升,然后寻机出售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债权回收,从而获得收益。 处置主体以公开竞标或协议转让方式从金融机构批量收购不良资产包,以实现不良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结合不良资产特点、债务人情况、抵质押物情况等主客观因素,灵活采用不同处置方式,包括阶段性经营、资产重组、债转股、单户转让、打包转让、债务人折扣清偿、破产清算、本息清收、诉讼追偿、以物抵债、债务重组等。 对于提升价值较小、质量较差的资产,处置主体通常会将各类资产重新组合,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资产包,通过拍卖、招投标等方式打包出售,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处置、最小化处置成本。 对于强周期行业中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差的企业,通过集中打包方式出售。此类企业数量庞大,在行业中核心竞争力较差,且多数不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方向。 即便行业复甦,企业也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脱困。因此,针对此类企业可选择打包出售,通过集中诉讼、资产保全、拍卖等方式对债权进行最大限度地回收。 2.重组类业务 收购重组类业务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指处置主体收购原债权人资产后不直接处置,与债务人或其关联方达成相关重组协议,重新约定还款条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形成较高重组溢价。主要适用于具备产业整合价值的企业,以产业盘活带动债权盘活。 积极意义表现为,通过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债务重组,积极对接国有和民营渠道盘活资产,并提供相应资源及资金支持。经济下行周期是产业整合的黄金时期,优质企业将藉助强大的产业实力和较低的融资成本迅速扩张。 信托公司业务发展亦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寻找和介入产业整合的浪潮,将资源引入产业集群,辅以对优势企业的“投贷联动”,在化解不良资产的同时,亦完成了对传统经营模式的革新。 3.资产置换 资产置换是指“两个市场主体之间为了各自的经营需要,在通过合法的评估手续对资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签订置换协议,从而实现双方有形或无形资产的互换或以债权换取实物资产及股权的行为。 不良资产处置中涉及的资产置换,往往是指债务置换。 在资产置换中,应注意资产价值评估的公允性,严把资产评估关,防止串谋或欺诈。在资产置换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资产权属是否清晰,债务置换的很多涉及破产、职工安置等,权属短时间内无法清晰,信托参与后的实际操作障碍较大,法律风险点也较多。 实践中,即使是普通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债务置换也很难操作,信托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也不能像资产管理公司一样,享有政策性优待,故可以判断此种模式的可行性不强,至少不会成为主流模式。 04 直接收购模式的考量因素 决定是否收购某项不良资产及报价时,主要考虑如下因素(根据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践经验):   ①现金回收预期;②资金成本和投资回报;③预期处置期限;④竞争对手情况与竞争形势;⑤在不良资产包所在地区和行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信托公司可以参考资产管理公司的一般做法,根据不良资产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置手段(包括:债权重组、债转股、资产置换、以股抵债、以物抵债、正常清收、诉讼追偿、出售、资产证券化和委托处置等,以及上述多种处置方式的组合)。 05 典型案例 在不良资产直接转让模式中,信托公司扮演了类似资产管理公司的收购角色。当前行业内尚无信托公司直接收购不良资产的案例,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假设某信托公司了解到S集团因短期流动资金紧张无法偿还银行到期贷款,信托公司经与银行、S集团协商,达成收购剩余债权协议,并对债权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后债务人仍为S集团。 如在投后管理中债务人仍无法按期还款,信托公司可以依法处置抵押物,向债务人、保证人资产追索。这种案例情形是理论上的模拟。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2022第十三刊❞

2022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2022第十三刊❞ Outline 美国6月通膨激增,增添Fed升息压力 台湾央行将「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不会突然进行非周期性升息 台湾用电大户电价上涨15% 中国保持基准贷款利率不变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提高通胀预期 英国5月GDP月增0.5%,重返成长 英国6月CBI零售销售额下降,未来将更疲软 欧洲央行升息2码,终结长达8年的负利率决策 欧洲央行召开紧急会议,防堵欧债危机 新加坡-菲律宾-印度 亞洲各主要經濟體的總體通膨率高於央行目標 G20将于2022年10月提出全球加密货币监管规范 载点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2022第十一刊❞

2022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2022第十二刊❞ 目录   美国PCE指标放缓,但仍维持高档 台湾6月CPI飙升至14年最高水平3.59% 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重返扩张区间 安倍经济学 英国央行6月货币政策报告 欧元区-5月零售销售月增0.2%,低于预期 斯里兰卡-宣布破产 主要国家制造业PMI走势 台湾完成第二阶段央行数位货币试验 载点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2022第十一刊❞

2022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 第十一刊 Outline 美银美林6月份经理人展望极度保守 台湾地區用电大户电价上涨15% 中国5月份总体经济数据略升,惟消费信心仍疲软 日本央行在6月利率会议上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英国6月CBI零售销售额下降,未来将更疲软 欧洲央行召开紧急会议,防堵欧债危机 新加坡-马来西亚 联准会6月极鹰派利率会议 Meta与科技巨头组建元宇宙标准论坛,Apple未入列 download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2022第十刊❞

2022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2022第十刊❞ Outline   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仍保持成长,但成长动能开始降温 中国滚动式解封,有望缓解供应链疑虑 日币跌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 汽油价格飙升至每公升1.82英镑 俄乌战事胶着 新加坡-今年GDP成长率下修至3.8% OECD下调全球经济成长预期,但停滞性通膨机率低 苹果推出BNPL功能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摩根大通合作,探索资产代币化和DeFi MAS后续将在 4 个方面展开探索 download

新加坡十大富豪 有四位是中国移民

近几年,中国富豪移居新加坡逐渐成为趋势,甚至愈来愈多中国富豪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以转移资产。而在稍早之前美国财经媒体龙头《富比士》(Forbes)发布的全球亿万富豪榜中,新加坡十大富豪中有四位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而71岁才从中国移居新加坡、迈瑞医疗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李西廷甚至是新加坡十大富豪的榜首。 根据《联合早报》在6月初报导,一名来自中国福建的买家一口气在新加坡买下20个豪华公寓,总交易额估计超过8500万元新加坡元(约等同于新台币18亿元)。这名买家可能还准备多买10个豪华公寓,使总交易额超过1亿新加坡元(约等同于新台币21亿元),这宗来自同一个买家的大手笔交易再次引发新加坡关注中国富豪投资房地产的情况。 《CNBC》3月报导则指出,部份新加坡公司正帮助中国富豪通过家族办公室转移资产。新加坡会计及企业服务公司表示,过去12个月向该公司咨询设立家族办公室的数量增加一倍,大多数来自中国人或是由中国移往全球各地的移民。该公司透露,大约50位客户已在当地开设家族办公室,每位拥有至少1000万美元资产。 该报导认为,自从香港局势从2019年动荡开始,中国的富豪开始寻找大量资产的安全落脚处,而新加坡则被视为最佳选择。事实上,随着去年中国政府整顿教培产业并提出「共同富裕」政策,这一趋势开始加速。 事实上,新加坡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富豪的热门移民地点,只是近几年逐渐成为最受瞩目的移居地。例如胡润百富和汇加顾问集团于2015年发布的《2015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显示,当年的移民热门城市前10名中,美国的城市占一半席位,而新加坡首都则排在第10名。未来,中国富豪出走潮只会越发显著,这也表示全球各地的富豪榜恐怕都将会洗牌。

【传承双周刊】2022全球趋势新闻-第九刊

2022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 第九刊 本期重点   美国四月通膨持稳但缓解程度有限 外销订单两年来首度翻负,反映中国封城及制造业放缓 中国再度下调5年期LPR 稳增长讯号明确 受疫情影响,日本Q1 GDP季增年率-1.0% 英国央行5月货币政策报告 欧盟执委会公布 REPowerEU 计划 印度;斯里兰卡 全球四月制造业活动放缓 美国财政部长就数位资产发表谈话 下载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第八刊

2022 传承双周刊:全球趋势新闻 第八刊 本期重点   美国四月通膨持稳但缓解程度有美国四月ISM制造业活动放缓 台湾四月通膨率达到3.38% 中国四月出口大减,供应链持续转单 日本央行推進寬鬆政策,日圓貶破130 英国央行升息1码,意外预估明年经济衰退-0.25% 欧元区-通膨、战争冲击,四月经济景气指标降至105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 联准会政策主轴: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高盛集团:渣打银行香港 下载